北京华恒智信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English
咨询电话: 400-818-7856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华恒智信,共同分享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工具,与顾问专家面对面!

烟草行业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7-10-11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这是一个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大吹响了科技创新路上新的嘹亮号角。
五年来,烟草行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积极探索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重要支撑的发展方式,向着全面建成创新型行业这一目标不断奋进。
加强顶层设计 引领发展方向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烟草行业有着清晰的目标和方向。
国家烟草专卖局始终高度重视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顶层设计、系统规划。进入新世纪,国家局坚持以中式卷烟为发展方向,先后制定实施了《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纲要》《烟草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引领行业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发展、加速向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局全面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改革发展实际,着眼行业长远发展,就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要求,为行业新时期科技创新工作谋定了方向、绘制了“蓝图”。
2015年,全国烟草科技工作会议提出要聚焦中式卷烟和新型烟草制品发展“两大战略任务”,加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6年,国家局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创新型行业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把烟草行业建设成为创新型行业。
2016年,全国烟草科技创新大会就全面建成创新型行业目标任务进行了系统安排和全面部署,全面确立打造中式卷烟品牌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新型烟草制品国际竞争“三个新优势”战略任务,全面规划行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路径,掀开了创新驱动发展新一页。
品牌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支柱。打造中式卷烟品牌发展新优势,就是要坚持中式卷烟发展方向,努力打造中式卷烟品牌消费认同新优势,打造中式卷烟品牌科技减害新优势,打造中式卷烟品牌配套保障新优势。
烟叶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打造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新优势,就是要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烟叶生产,推进烟草农业生物技术革命,推进烟草农业绿色发展变革,推进烟草农业生产方式革新,全面提升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水平。
新型烟草制品是烟草新兴战略产业。打造新型烟草制品国际竞争新优势,就是要抢占世界新型烟草制品技术最前沿,掌控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主动权,超前研发储备一批战略性产品,稳步提升新型烟草制品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能力。
从坚持以中式卷烟为发展方向,到聚焦“两大战略任务”,再到打造“三个新优势”,全面建成创新型行业,一系列顶层设计,一个个明确要求,使创新的发展理念在全行业扎根发芽、蔚然成风。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提升中国烟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更是时代赋予行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五年来,正是按照国家局绘就的“蓝图”和“路线图”,全行业牢牢扭住科技创新这一“牛鼻子”,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有力增强了发展的内生动力。
突破关键技术 掌握核心科技
科技要进步,必须在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不断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行业聚焦事关发展全局的瓶颈性、前沿性、战略性关键技术领域,加大攻关力度,成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了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的转变。
——中式卷烟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创新构建了有支撑、成体系、能感知的中式卷烟品类体系,突破细支卷烟、爆珠卷烟、低焦油卷烟、低有害成分释放量卷烟设计关键技术,持续引领重点品牌产品创新、规模扩大、结构提升,卷烟工业民族品牌得到广大消费者高度认同,在全球最大的10个卷烟品牌中,中式卷烟品牌占据7席。
——烟草生物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绘制全球第一套最精细最系统最完整的烟草全基因组图谱,突破烟草基因编辑关键技术;采用分子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等烟叶品种的抗病抗逆优良品种。烟草生物关键技术的突破,确立了我国在烟草基因组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全面开启了烟草研究基因时代。
——新型烟草制品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新型烟草制品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形成由“起跑、跟跑”到“跟跑并跑、局部领先”的发展新局面。按照“高起点、超常规、跨越式”总体要求,打造技术、产品、装备、研发体系“四位一体”布局,构建形成以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为主导、行业新型烟草制品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和深圳研创平台为两翼、企业新型烟草制品研究所为支撑的新型烟草制品研发体系,推进技术、产品、装备全产业链创新。目前,国内公开公告专利、授权发明专利,比3年前分别增长14.6倍、15.7倍。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烟、口含烟产品研发,取得实质性、创新性、超常性进展,并在国际市场试水。
——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积极推进烟草绿色防控重大专项,以蚜茧蜂防治蚜虫为代表的生物防治实现里程碑意义的突破,覆盖全国植烟面积96%以上,并在大农业累计推广近5000万亩。积极推进烟田土壤保育重大专项,研究和推广土壤修复、水肥一体、有机肥施用技术,扩大烟秆、地膜回收利用,提质增效成果明显。
——卷烟制造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突破卷烟自主调香,全面确立“以我为主、由我掌控”卷烟调香主体地位。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成功研制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高速、高效、清洁、低耗的再造烟叶生产线。成功研制超高速卷接机组、硬盒包装机组、软盒包装机组和滤棒成型机组,国产烟机装备实现了由高速向超高速的跨越。
——卷烟降焦减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创新构建了中式卷烟综合降焦技术体系和选择性减害技术体系,实现了烟草吸入量、卷烟焦油量和其他有害成分含量“三个减少”。中式卷烟单支卷烟焦油量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接近,烟草特有亚硝胺等有害成分含量明显低于国际知名卷烟品牌,初步形成了中式卷烟减害比较优势。
……
五年来,经过不懈努力,行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产学研用多主体多要素高效协同,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行业科技创新实现了由点的技术突破向整体能力提升不断迈进。
突出队伍和平台建设 打造领军人才和一流平台
科技创新,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人才。
高层次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一个或几个领军人才往往决定着一个团队甚至一个行业在某个技术领域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烟草行业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人才选拔培养、课题研究、成果激励等机制,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不断激励广大科技人才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实践者和引领者。
“十二五”末,行业已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以1名工程院院士、2名科技领军人才、30名学科带头人以及一批首席专家、卷烟高级调香师等为代表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
国家局凌成兴局长在2016年全国烟草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调动科技人才担当创新驱动重任的积极性,调动广大员工担当“大国工匠”重任的积极性,让创新在全行业蔚然成风。
2016年10月,国家局党组印发《关于贯彻中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行业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由5名左右行业科技领军人才、50名左右行业学科带头人、5500名左右高技术人才组成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2017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6~2018年度)入选名单,10名行业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选。5月,凌成兴在“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工作座谈会提出,全行业要更加关心人才成长、进步和生活,抓住托举工程平台、资金和组织保障,努力培育和造就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6月,国家局建立青年托举人才责任导师培养机制,加快提升青年托举人才科研创新能力。
国家局一系列关于推动行业科技人才加快成长进步的部署要求,健全完善了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生态环境,在全行业形成了“人人重创新、人人在创新”浓厚氛围和良好导向。
在国家局的推动下,行业各单位从政策、资金、载体等方面积极为科技人才发展建平台、强保障,进一步形成了领军人才有水平、急需人才跟得上、后备人才后劲足的良好科技人才发展局面。
坚持“项目+人才+平台”一体化发展,行业积极打造面向核心科技的创新平台: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为导向,打造知识创新平台集群;以增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为导向,打造技术创新平台集群;以增强科技信息支撑能力为导向,打造技术服务平台集群。
目前,全行业共建成8家国家级技术中心、24家行业认定技术中心,21家行业重点实验室,5家行业工程研究中心,13家行业重点标准研究室,2家院士工作站和1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行业内外合作创新平台达110多家,科技信息资源平台实现国内外烟草科技信息资源的全覆盖。
五年来,行业重大科技专项的不断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正是得益于这些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平台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实的呼唤。站在新的起点,唯有不断争创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作为,创新型行业才能全面建成,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向前推进。
来源:东方烟草报